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幸福的殺手---腦中風 (四) 腦中風--出血的原因與治療

  出血又稱腦溢血病因多樣,絕大多數是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破裂引起,在臨床的統計數據裡,高血壓患者約有1/3的機會發生腦出血,而約95%的腦出血患者有高血壓。
   腦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,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在仕途如日中天時腦出血中風,前東吳大學校長蔣孝慈在大陸演講時腦幹出血中風,即使轉送回台治療,還是不幸過世;企業家溫世仁也在出席一場會議的途中,因腦出血中風,而英年早逝。還有今年年初民進黨立委蔡同榮也是因為腦出血而過世
腦出血的原因:
1.高血壓性腦出血:
是所有腦出血最大宗,其中以基底核及視丘為最常好發位置,常會造成半身不遂,語言困難、昏迷、甚至死亡。
2.動脈瘤破裂:
所造成之腦出血是以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居多,一般此種出血,應全部需手術夾除動脈瘤。因為若不接受手術50%患者於半年內仍會再因動脈瘤破裂再出血,其中再出血者一半會喪失生命。
3.
動靜脈畸型:
通常好發於年輕人,此種出血是因動脈與靜脈直接相通,壓力差太大造成血管破裂出血。若患者發現有此動脈畸型,原則上應該接受手術切除。除非動靜脈畸型位於重要之腦功能區,切除後怕造成嚴重的障礙與後遺症。若沒切除,每天出血機率約4%

臨床症狀
1. 大腦血塊:臨床症狀跟血塊所壓迫的位置有關,在初期有可能只是突然頭痛,意識可能急速喪失或24-48小時內意識狀態逐漸惡化,當然有可能半身不遂,半身感覺喪失或同側半盲,在意識喪失之前,病人常感覺肢體無力。
2.
小腦血塊:突發性的頭痛而且後續的症狀是較快速發展,會有小腦及腦幹的症狀表現,如嚴重的運動失調、失語症、眼顫、眩暈以及嘔吐,阻塞性水腦症及顱內壓上升。
3.
橋腦血塊:意識突然喪失、四肢癱瘓、呼吸不規律常以呼吸變慢來表現,瞳孔變成針狀以及有不正常的發燒,眼睛運動歪斜並且無共軛性,當出血在這個位置時,病人通常會死亡

外科手術
  
腦出血的患者是否需手術,及手術的時機為何,均尚無定論。一般是以減少腦內血塊產生的併發症為目標,如進一步壓迫周遭正常腦組織、水腦症、或血塊導致嚴重的腦水腫等。另必需考慮病人的實際年齡、生理年齡、自身基本的疾病、家屬的意願、社會的成本,一般而言,被殼出血(putamen)、小腦出血、皮質下出血等均可視為手術對象。什麼時候用手術方法處理腦出血,一般而言,若血塊大於30cc或昏迷指數介於7-10分效果最佳,分數太低可能手術後病人不會完全清醒,甚至仍會死亡。若血塊小於30cc,內科藥物治療亦可。

腦出血的預防
腦出血的常見危險因子,又可分為「慢性原因」和「急性誘因」兩大類,茲分別簡介如下: 
1. 腦血管會破裂的原因,較常見的是高血壓症,因此控制血壓為最主要的預防方法,
2.  隨時避免會使血壓升高的行為、狀況,包括:
    1  體力負荷過大:激烈運動、突然過度用力(如拿重物時、解大號時等)、太勞累、熬夜、趕時間等。
2  情緒負荷過大:情緒激動(如生氣、興奮)、太緊張(如加班太久、熬夜、打牌時等)。
3  寒冷:寒冷會使身體的血管和肌肉收縮,因此會使血壓升高。在寒流來時有上述(1)或(2)的行為、狀況時危險性就更大。
4  「酗酒」:中、重度的喝酒會使血壓明顯上升,因此容易引發腦出血。
5  不良個性:如「急性子」、「易衝動」等,都會使血壓上升很多,與腦出血關係密切,應早日改掉。

6  一次吃很多鹹的食物:吃大餐時,如果食物的含鹽份高,血壓可能一下子會上升很高(尤其是本來有高血壓體質的人),因此會增加腦出血的機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